在无线充电的春天还没来之前。
充电的时候接电话需要把线拔下来,烦死了。
是不是很希望macbook的magsafe能用在手机上?
给手机用的Magsafe,更舒服安全的给手机充电。
magsafe如果能形成另外一个低电压版本的标准,iphone,android都只需买一根统一的线和该设备的“充电屁股”——机身充电接口/Magsafe female的转接头。就可以方便的充电了。比起MicroUSB还能防尘,减少物理损耗。
更多讨论 @ Trello board “Daydream”
在无线充电的春天还没来之前。
充电的时候接电话需要把线拔下来,烦死了。
是不是很希望macbook的magsafe能用在手机上?
给手机用的Magsafe,更舒服安全的给手机充电。
magsafe如果能形成另外一个低电压版本的标准,iphone,android都只需买一根统一的线和该设备的“充电屁股”——机身充电接口/Magsafe female的转接头。就可以方便的充电了。比起MicroUSB还能防尘,减少物理损耗。
更多讨论 @ Trello board “Daydream”
Estimote是做什么的?
App store部署iBeacon
好啦就是这玩意儿。preorder了几天以后就发货了,在海关带了一周,交了61块钱关税终于玩上啦!
开封照们。居然名字都是手写的,真可爱!现在iBeacons都是手工制作居然,还能日出货量上千!
下载App store上的Estimote应用(iPhone only)就可以看到它的基本功能展示:距离,临近,提醒。选中任何功能后都能看到个大概的意思。其中distance里看出来它的测距精度还是不错的,可以到厘米级别,而且有效距离很远!而且据说电量特别持久(号称两年)。
基本功能呢,用这几个就能描述:
向设备发送内容
对设备定位
所以,基本上用这玩意儿就能做成一个“智能”零售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3OTcwMzI0.html
“智能”的推荐商品周边信息(其中相关SNS信息会很好玩)。
商店内的热度统计,物理版Google Analytics。
更快速的支付。想象一下以后进商店可以拿了东西就走…当然还是得付钱…
还有呢?嗯,我觉得把前三点做成商品就已经会有很大很大的市场了!
所以?嗯,接下来我会依次把“智能商品推荐”,“商店内热度统计”做成demo。
欢迎一起来玩儿哈!
之所以将现代教育和Web App联系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来,我在书屋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努力推进应用的Web化;再来呢,就是现代教育有太多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而Web正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推动力之一。
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很确定的两点是。有追求想革新的老师依然紧握着书本不敢走出来,从袁腾飞之后再无人便可知。颠覆课堂的技术还没出现,各家所谓的课堂解决方案还是在课后习题和课前预习做加法。
呃,其实我这次只是想讲讲教育方面的web app大概可以如何做。
作为很多人眼中native app的继任者,web app注定随着JS engine性能的飙涨成为主流应用的一员。类Phonegap类型框架和FirefoxOS类型JS OS都在为这一天的到来加班加点。
感觉上,我现在做的事情跟应用市场差不多,区别只在于现在的app出产商只有书屋自己。但观教育类的native app越来越多,而我们只要相信教育类的web app也会随后“长起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app尽快的推送到学生手中。
android/iOS app store的初期发展结构主要是:丰富的app资源,宽广的分发渠道,快速的分发速度。
对于我们来说,app资源指的不光是那些视频,题目,学习路径,也包括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术。如交互视频,panic button,二维码,语音识别等。依靠浏览器和我们定制的一些js native gap code,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尝试可以仅由一个课程设计者和技术实习生几天之内在web平台下实验完成。所以要加快试错,寻找突破点的关键就是,让课程设计者充分了解技术边界,让技术更清楚未来的教学模式。
宽广的分发渠道,这个跟传统的app store没啥区别,找学校,做预装,刷机刷流量,到处贴二维码。当然这里也可以利用教育领域特殊的渠道,如教师,家长来进行强行推广。
快速的分发速度。对于android/ios平台,在中国,各种助手火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作为应用分发最后一公里的渠道,效率实在太高了。豌豆荚,91,利用大部分家庭都还在使用有线网,以及手机中间商混乱刷机的时间段,迅速占领了这部分用户,并展开其他内容的分发创造用户粘度。但由于有root这道墙挡着,应用分发还是处于“半自动”状态,体验略差。而web app却没有这问题,使得未来web app store的霸主可以更轻松的跨平台形成较为统一的用户体验。除了桌面助手以外,地推,狂买带宽加大下载速度,现在的路由器大战,甚至未来由此(路由器)产生的大规模P2P网络,都会很大幅度的增大应用分发的速度。
可以想象,早起的教育类应用市场会随着Google play for EDU的推广遍地开花。如何占领这个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何种高附加值的用户价值,下次再讨论哈。
还在惆怅evernote不好做TODO list?最新的Reminder功能上线拉!
每个Note右上角多出来的小闹钟,点一下就可以添加Due date,简单的要死!
Google+ profile
We think Glass helps you share your life as you’re living it; from life’s big moments to everyday experiences.
官方介绍里面有基本的几个应用
拍照录像,语音识别,指路,收发消息
Bright colors. Click through the slideshow for examples. Browns, olives, maroons, and earth tones won’t look right with the vibrant palette of the rims.
Black. Black goes with everything. It’s practical, modern, sleek and chic.
Clean lines. Again, see the DVF Spring 2013 runway show. Note the simple draping and cinching on the dresses. These glasses are designed to look light and clean. The clothing should match that sentiment.
High boots or high heels. Make sure they’re tight, not slouchy, around the ankle and calf. Keep things structured with these glasses. Don’t do anything with stitching or a clunky heel.
Prints, if they’re done well. Prada might work, or even Katrantzou.
商业应用里面有5个点子
1. 出租我的生活
2. 远程交易时做动态展示
3. 时事远程帮助
4. 危险工作的培训
5. 没懂。。。
6. 个人远程购物助理
7. 跟随名人生活
8. 认人
9. 随手查看商品的详细信息(Google Goggle的功能)
一些实际应用的展示
受到Google青睐的几个应用(里面都写的很清楚,大多都是向别人展示某段生活)
文章提到的Google Glass应用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为智能眼镜开发
不影响用户视野
信息具有即时性
避免无用信息
也有几个应用的截图,比如纽约时报的“抬头”则读出新闻
Project Glass is essentially Google Now plus augmented reality and wearable computing.
一个用于旅游的应用,视频里很像Glass上的应用效果
一些普通人应用的场景,里面提到了帮助残疾人沟通和与老人沟通
一个与智能家电的结合,控制车库门和电冰箱。里面提到“Google Glass 会采用视觉认证机制,比如 RFID/ 红外线 / 蓝牙甚至二维码等方式来识别可被 glass 控制的硬件设备”。RFID,红外线,蓝牙——意味着Google Glass所获取的信息远大于可见光部分。可延伸出来一个很大的“控制”空间,即通过可见光获取信息,通过微波控制外界。当然,也许也能真切“看到”哪里的Wifi,哪里的手机信号更好一些。
文章和文章展现出Google Glass和与去年Google推出的基于地理位置的游戏Ingress可以结合的非常漂亮,文章里的视频足以表现
也许你喜欢就着这歌儿看下面的文字:)
[xiami]http://www.xiami.com/song/1771129761[/xiami]
和一群不靠谱的人做一些不靠谱的事儿
11年1月,刚来应用汇时,我说的来这里的原因。
两年,我也参与了不少不靠谱的事情,比如反对考勤制度。现在看来,所获得的还挺多,几个产品,一些失败经验,几名基友,一个smile,一颗失望的心。
“现实”可以推动和扭曲很多事情,但个人的存在往往来自于那坚硬无比的"不可改变"。
我喜欢那些拼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或者叫偏执的人,即使他只是拼命的洗一只袜子
那时的整个公司只有两行半的人,可以一下午(主要是经常中午才去)听不到什么闲扯,只有大家敲键盘的噼噼啪啪。
晚上大家一坨坨的到地下一层吃饭,腊肉炒饭,讨论那些不靠谱的想法和各种吐槽。
每个新人都被要求说个糗事。
我还记得我当时说,我脸皮比较厚,多数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糗的…
经常能看到shenchen和zhijian干活到11点多(虽然我很少到那么晚…)
啊,那个把我推进来的smile。爷是个无神论者,不过,对这一切的巧合还是挺开心的~
带着一身重重的香水味,疯子一样突然从眼前刷过的sisi。我一直想试试你那份儿工作,前提是不要喝酒喝瞎掉。
xingbo总能时刻提醒自己傻逼的身份和水平。只是,现在变得越来越傻逼了。
看两眼就各种不安全感的zhijian。这个最佳沙袋,打起来就像,节日里看到楼宇间绽放开的烟花——虽然有危险,但看起来很放心很好玩。
萌到受不了的mengjin。让我始终坚信这世界的单纯可爱:)and 喝酒脸红的比mingxue还快…
第一次看到专业的女coder lvjing。一个说话时一定要把整只脑袋快速转过来的家伙,刚开始那段时间每次看到都很想笑。p.s.赔我笔记本 555…
从哪美剧里出来的jiusi。文艺偏执狂的范儿,就好这口儿!
憨憨地拉着大家做scrum meeting的京哥。我一直不大理解您所说的我不尊重你的具体含义。作为一个程序员,获得尊敬的方式是写好代码,设计好架构,乐于分享;作为“领导”,获得尊敬的方式是有远见,敢于担当。如果仅仅是言辞上的问题,我愿意再次表示歉意。
很geek范儿的mingxue。很会倾听的产品,因为,那里面有颗柔软的心吧。以后创业一定去拉你!
很早就看起来像人妻的yujuan和北京山顶洞人xiangyu。总觉得这里是整个世界八卦的发源地…
总是在code总是在工作的zixun。已经很久没看到到球球搜那时候,你手指在键盘上戳来戳去的样子了。
闪闪亮的光头哥。是不是你女儿整天在给你补充能量啊:)
咬死你zhaoyang。一个特别智能的人肉dashboard && 据说随时可以勾搭大量妹子的男纸。
这年纪还满脸痘痘的chenxi。海贼王好看在哪里…那个糖罐子送你啦~给我修好它!
川哥。感谢您长期以来的重用和栽培,让我有机会去承担与犯错。
…(还有很多人存在我深深脑海里,脑子不伤到的话应该就不会忘记~)
曾经我感觉自己会随着这公司一起死掉
不管是自作多情还是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这小世界过于投入
谁不爽了,谁会离开,似乎都跟我有很大根毛的关系
要搞考勤就各种吵,因为本能告诉我这会让这里死掉
不做增量更新,不做跳转就总念叨
现在看来这种执念也就是一年的长度,曲终念散
作为一个入门大师,我教会了好几个人这曲子的前八小节
后来有了个band,后来有了个练了半年多没演出过一次的曲子,后来这个还没有名字的band就没了。
一套架子鼓
到一把吉他,一把断了一弦的吉他
两把吉他
贝司,电吉他(糟蹋了那效果器啊…)
靠谱吉他手,键盘,鼓手,另一个吉他手,传说中的小提琴手…
还有playframework…
我讨厌团结大多数人,我不喜欢大多数人
曾经Boss说让我善于和多数人打交道,说我只和几个人能交流,要团结大多数人
我讨厌不就事论事的人,讨厌不努力工作的人,讨厌溜须拍马的人,讨厌没追求的人,讨厌装正经的人…我就他妈不想跟他们共事了,怎么了!
这种情况下,我概念中的团结就是把工作一起做好,不当面骂人
这些傻逼
很多很多片段,包括我第一次喝醉(幸亏TM没有记录流出…),有你们陪伴我真的很开心。
嗜好偷拍,所以更多的照片呢自己看吧:)哦对,Google+上的,走梯子
第一份工作可以和你们这些有性格的兄弟在一起,这是我的幸运和荣誉!